![]() 一种复合肥生产用的简易降温除湿设备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肥生产用的简易降温除湿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进水管、进风口、出风口、排水管、进水换热支管、排水换热支管、换热立管、固定件、换热片和角铁,设备本体的内部设有冷却区和除湿区,冷却区的外部上下两侧安装有进水和排水换热支管,冷却区内部有换热立管,换热立管的上部与排水换热支管连接,换热立管的下部与进水换热支管连接,除湿区安装有角铁,冷却区内的换热立管由换热片横向连接,进水换热支管与进水管相连,排水换热支管与排水管相连,设备本体的一侧设有进风口,设备本体的另一侧设有出风口。该设备造价低廉,结构简单;降低冷却需求用风的湿度和温度;降低产品的温度和水分使其在控制指标范围内。 公开号:CN214333462U 申请号:CN202023302744.9U 申请日:2020-12-3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刘方建 申请人:Aksu Jiabang Fertilizer Co ltd; IPC主号:F28D7-1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肥降温除湿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肥生产用的简易降温除湿设备。 [n0002] 复合肥是多种物料经过物理和化学作用生成的混合物,其所采用的物料大都具有一定的吸湿性,但是当多种物料混合后其临界吸湿点明显降低,而且比其中任何一种原料的吸湿点还要低。复合肥生产环节中需要利用自然风对物料进行冷却,在湿度较大的季节和区域,很容易导致产品发生吸湿软化的情况,而且产品温度和水分超出控制指标,严重影响设备的产能和质量。滚筒复合肥生产中有滚筒冷却环节,冷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自然环境中的空气与产品进行直接接触来进行热交换,产品在冷却过程除了要达到降温目的外,还会利用热量的散失来带走部分的水分,但是当遇到高温高湿的生产季节和区域时,冷却过程中产品与空气接触后,由于产品的临界吸湿点比空气的湿度较低,产品的温度与空气温度差异不大,会导致产品不断的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且产品温度难以有效的降低。 [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复合肥生产用的简易降温除湿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n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肥生产用的简易降温除湿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进水管、进风口、出风口、排水管、进水换热支管、排水换热支管、换热立管、固定件、换热片和角铁,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设有冷却区和除湿区,所述冷却区的外部上下两侧安装有进水和排水换热支管,所述冷却区内部有换热立管,换热立管的上部与排水换热支管连接,换热立管的下部与进水换热支管连接,所述除湿区安装有角铁,所述冷却区内的换热立管由换热片横向连接,所述进水换热支管与进水管相连,所述排水换热支管与排水管相连,所述设备本体的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设备本体的另一侧设有出风口。 [n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预留100mm-200mm的空白区,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安装有法兰角铁制作的法兰。 [n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区设有4-6排立式的换热立管,换热立管上部与排水换热支管连接,换热立管下部与进水换热支管连接,同排相邻相邻换热立管之间的间距为50-100mm,相邻两排换热立管之间的垂直间距为150-200mm,所述换热立管采用304不锈钢制成,所述管道换热立管的直径为DN25-DN50,所述排水换热支管和进水换热支管的直径为DN50-DN100。 [n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换热片的厚度为1-3mm,材质选用304不锈钢,换热片的宽度为换热立管直径的2-3倍,相邻两层换热片的间距为30-60mm。 [n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水区有3-4排采用角铁立式排布焊接形成弯曲的通风道,角铁的直角处朝向冷却风入口处,角铁顶部与箱体上部连接,角铁底部与箱体下部连接,材质选用304不锈钢。 [n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造价低廉,结构简单;降低冷却需求用风的湿度和温度;降低产品的温度和水分使其在控制指标范围内。 [n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n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A 剖切侧视图; [n001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B-B 剖切侧视图。 [n0013] 图中:设备本体1、进水管2、进风口3、出风口4、排水管5、排水换热支管6、换热立管7、换热片8、法兰角铁9、除水角铁10和进水换热支管11。 [n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n0015] 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肥生产用的简易降温除湿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进水管2、进风口3、出风口4、排水管5、排水换热支管6、换热立管7、换热片8、法兰角铁9、除水角铁10和进水换热支管11,所述设备本体1的内部设有冷却区和除湿区,所述冷却区外部下侧安装有进水换热支管11,所述冷却区外部上侧安装有排水换热支管6,所述的冷却区内安装有换热立管7,换热立管7上部与排水换热支管6连接,换热立管7上部与进水换热支管11连接,所述除湿区内部安装有除水角铁10,所述换热立管7的由换热片8横向连接,所述换进水换热支管11与进水管2相连,所述排水换热支管6与排水管5相连,所述设备本体1的一侧设有进风口3,所述设备本体1的另一侧设有出风口4。 [n0016] 进风口3和出风口4预留100mm-200mm的空白区,进风口3和出风口4处安装有角铁9制作的法兰。 [n0017] 所述冷却区设有4-6排立式的换热立管7,换热立管7上部与排水换热支管6连接,换热立管7下部与进水换热支管11连接,同排相邻相邻换热立管7之间的间距为50-100mm,相邻两排换热立管7之间的垂直间距为150-200mm,所述换热立管7采用304不锈钢制成,所述管道换热立管7的直径为DN25-DN50,所述排水换热支管6和进水换热支管11的直径为DN50-DN100。 [n0018] 换热片8的厚度为1-3mm,材质选用304不锈钢,换热片8的宽度为立管直径的2-3倍,相邻两层换热片8的间距为30-60mm。 [n0019] 所述除水区有3-4排采用角铁立式排布焊接形成弯曲的通风道,角铁的直角处朝向冷却风入口处,角铁顶部与箱体上部连接,角铁底部与箱体下部连接,材质选用304不锈钢。 [n0020] 工作原理:一种复合肥生产用的简易降温除湿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进水管2、进风口3、出风口4、排水管5、排水换热支管6、换热立管7、换热片8、法兰角铁9、除水角铁10和进水换热支管11,冷却除湿设备采用模块化箱体结构设计,考虑到腐蚀问题箱体材质选用304不锈钢,每个模块化都设计有冷却区和除水区,可根据工艺需求配备模块数量,箱体的截面为正方形设计,边的长度可以为滚筒直径的1-1.5倍,箱体的长度根据冷却区和除湿区的设计来确定,箱体进风口和出风口预留100mm-200mm左右的空白区,箱体进风口处和出风处配有角铁制作的法兰,以便于多个模块的拼接组合;冷却区有4-6排立式换热管,同排换热立管之间的间距为换热立管之间的1-2倍,相邻两排换热立管之间的间距为150-200mm,管道采用304不锈钢,管道的直径可选用DN25-DN50,换热管底部箱体外部设有分支主管将每排换热立管联通作为进水管,进水分支主管的直径为换热立管直径的1.5-2倍,换热管顶部箱体外部设有分支主管将每排换热立管联通作为出水管,出水分支主管的直径为换热立管直径的1.5-2倍。进水分支主管汇总到进水主管,进水主管的直径为分支主管的1.5-2倍,出水分支主管汇总到出水主管,出水主管的直径为分支主管的1.5-2倍。每排换热立管设有横向连接的换热片,换热片的厚度为1-3mm,材质选用304不锈钢,换热片的宽度为立管直径的2-3倍,相邻两层换热片的间距为30-60mm,各排换热立管的换热片位置高度需相互错开以增大接触面积;除水区有3-4排采用角铁立式排布焊接形成弯曲的通风道,角铁的直角处朝向冷却风入口处,角铁顶部与箱体上部连接,角铁底部与箱体下部连接,材质选用304不锈钢,角铁尺寸可选30mm*30mm-90mm*90mm,每排角铁相邻之间的间距不超过角铁的斜边长度,相邻两排的角铁应交叉分布,以增大与冷却风直接接触和碰撞的几率,在箱体底部应设置集水排水口便于冷凝水及时排出。 [n0021] 该设备造价低廉,结构简单;降低冷却需求用风的湿度和温度;降低产品的温度和水分使其在控制指标范围内。 [n0022] 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复合肥生产用的简易降温除湿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进水管(2)、进风口(3)、出风口(4)、排水管(5)、排水换热支管(6)、换热立管(7)、换热片(8)、法兰角铁(9)、除水角铁(10)和进水换热支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内部设有冷却区和除湿区,所述冷却区外部下侧安装有进水换热支管(11),所述冷却区外部上侧安装有排水换热支管(6),所述的冷却区内安装有换热立管(7),换热立管(7)上部与排水换热支管(6)连接,换热立管(7)上部与进水换热支管(11)连接,所述除湿区内部安装有除水角铁(10),所述换热立管(7)的由换热片(8)横向连接,所述进水换热支管(11)与进水管(2)相连,所述排水换热支管(6)与排水管(5)相连,所述设备本体(1)的一侧设有进风口(3),所述设备本体(1)的另一侧设有出风口(4)。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肥生产用的简易降温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3)和出风口(4)预留100mm-200mm的空白区,所述进风口(3)和出风口(4)处安装有法兰角铁(9)制作的法兰。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肥生产用的简易降温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冷却区设有4-6排立式的换热立管(7),换热立管(7)上部与排水换热支管(6)连接,换热立管(7)下部与进水换热支管(11)连接,同排相邻换热立管(7)之间的间距为50-100mm,相邻两排换热立管(7)之间的垂直间距为150-200mm,换热立管(7)采用304不锈钢制成,换热立管(7)的直径为DN25-DN50,所述排水换热支管(6)和进水换热支管(11)的直径为DN50-DN100。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肥生产用的简易降温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8)的厚度为1-3mm,材质选用304不锈钢,换热片(8)的宽度为立管直径的2-3倍,相邻两层换热片(8)的间距为30-60mm。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肥生产用的简易降温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除水区有3-4排采用角铁立式排布焊接形成弯曲的通风道,角铁的直角处朝向冷却风入口处,角铁顶部与箱体上部连接,角铁底部与箱体下部连接,材质选用304不锈钢。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0451522C|2009-01-14|分液式空气冷凝器 CN214333462U|2021-10-01|一种复合肥生产用的简易降温除湿设备 CN102384588A|2012-03-21|一种用于燃气热水器的倒v形结构冷凝换热器 CN101782300B|2012-01-25|一种热交换器 WO2017020666A1|2017-02-09|换热器 CN201373673Y|2009-12-30|带纵向隔板和斜支持板的冷凝器 CN105042612B|2017-09-12|一种抗湿烟气复合型低温腐蚀的烟气加热器 CN201680628U|2010-12-22|联集管腔设置具有冷水管孔隔板的集热管系统 CN210689299U|2020-06-05|一种高效节能的管式换热器 CN104457335B|2017-01-18|一种盘管式换热器 CA1121338A|1982-04-06|Heat exchanger and atmosphericcooler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07023817A|2017-08-08|一种直通道结构低温省煤器 CN203010809U|2013-06-19|高效能机柜空调器 CN201867086U|2011-06-15|气液分离式空冷冷凝器 CN206235209U|2017-06-09|水与烟气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CN205119905U|2016-03-30|一种换热器空冷及蒸发冷复合换热装置 CN201302386Y|2009-09-02|圆筒形凝汽器的卵形管束 CN210602912U|2020-05-22|一种螺旋扰动式换热器 CN207730043U|2018-08-14|一种高效蒸汽冷凝器 CN212988060U|2021-04-16|一种冷凝效率高的冷凝水罐 CN210220024U|2020-03-31|一种新型低温和高温表冷器 CN213983494U|2021-08-17|一种冷凝水烟气换热生成低压蒸汽的换热系统 CN207785982U|2018-08-31|一种与精馏塔直连的冷凝蒸发器 CN206919710U|2018-01-23|节能换热器 CN211752603U|2020-10-27|一种用于硫酸冷凝的冷凝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302744.9U|CN214333462U|2020-12-31|2020-12-31|一种复合肥生产用的简易降温除湿设备|CN202023302744.9U| CN214333462U|2020-12-31|2020-12-31|一种复合肥生产用的简易降温除湿设备|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